HAIWEILIGAILIANGJI
對于美食愛好者,尤其是那些喜歡自己親自動手DIY的朋友們來說,小蘇打、純堿、酵母等等物質,都是會經常使用到的美食原料。因為這幾種物質在應用特性以及應用對象方面都有一定的重合,以至于有時候會讓使用者產生錯覺導致選用失誤。下面就詳細介紹一下這幾種原料的聯(lián)系與區(qū)別,希望對喜歡DIY美食的朋友們有所幫助。
小蘇打又叫碳酸氫鈉,是由純堿的溶液或結晶吸收二氧化碳之后的堿性無機鹽,是廚房常用的一種食用堿。小蘇打遇熱可以發(fā)生自我分解反應,遇到酸性物質也能與之發(fā)生酸堿中和的化學反應,這兩種反應都會產生二氧化碳氣體。制作蘇打餅干,或者是作為一種配料去加工生產泡打粉,都是人們對小蘇打化學特性的具體應用。
雖然小蘇打擁有可以自我分解并釋放二氧化碳其他的化學特性,但通常情況下,人們是不會直接拿小蘇打去發(fā)面的,原因很簡單,產氣量有限且有殘留,如果用小蘇打去發(fā)面的話,結果肯定是適得其反。
和小蘇打不同的是,雖然都是人們經常使用一種可食用堿性物質,純堿(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食用堿、堿面、面堿)的主要成分則是碳酸鈉,其堿性更強,應用在平常的食品加工中,尤其是在使用老面法蒸饅頭時。主要作用是中和發(fā)面面團中因酵母菌或其他雜菌發(fā)酵所產生的酸味,個別情況下,可以作為食品疏松劑和肉類嫩化劑,能使干貨原料迅速漲發(fā),纖維軟化。除此之外,純堿還有其他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用途,熬粥時加一點純堿,能縮短煮飯時間,而且還可以讓粥煮的更爛、更粘稠。或是在制作手搟面時使用純堿水和面,使做出的手搟面更加爽滑筋道。
而酵母,則是人們在制作發(fā)酵面食時首選的一種生物發(fā)酵劑,其主要成分是酵母菌,酵母菌能在面團中自我繁殖增殖,同時可以產生二氧化碳氣體,使得加工出的發(fā)酵食品蓬松飽滿。而隨著現(xiàn)代社會生活節(jié)奏的加快,不少人已經開始選用泡打粉去搭配酵母使用去發(fā)面制作發(fā)酵面食了,這樣做的好處是,酵母的生物產氣+泡打粉的化學產氣,兩者搭配的產氣量更足,使得面食的蓬松效果更好,最重要的是,可以有效縮短面團的發(fā)酵時間。
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,堿面不是小蘇打,碳酸鈉也不是堿面,小蘇打也不能直接用來發(fā)面。
小蘇打相關詞:堿面是小蘇打嗎,碳酸鈉是不是小蘇打,小蘇打可以發(fā)面嗎?,小蘇打怎么做,酵母 小蘇打,小蘇打有什么功效。